圖片節自:博客來
作者: 汪志謙, 朱海蓓
出版社:天下雜誌
出版日期:2024/11/01
本書由真觀顧問創始人汪志謙、朱海蓓所著,是台灣2022金書獎〈峰值體驗〉的延伸第2集,與讀者分享B2B、B2C的企業管理經驗,是一本商業分析書籍。
做品牌時我們都希望營業額能增加越來越高,而促進營業額增長的對象可以分為兩種:增量增長、存量增長,存量是指原本就喜歡用你品牌的產品(小紅)或有用過但沒再續購(紅轉黑)的族群;增量是指從沒使用過/不知道你的牌子(小白)或不喜歡你品牌的族群(小黑),不同對象立場及看法不同,品牌主對其行銷的方式也有所不同。
在給予產品的定位時,要用「第一性」的概念去思考,例如咖啡不單單只是咖啡,超商咖啡、手沖咖啡分別對應不同客群,運用「人、貨、場」三個面向的第一性區分這個產品的客群特性,這個產品交付給客人時能滿足什麼需求,書中以馬克思的需求理論對應產品的洞察:
其中的自尊需求,人都希望被看見,滿足了人「裝」的情緒,品牌溢價就越高
且不單只有貨的面向要注意,根據人、貨、場對應不同需求,若產品能在不同場景高頻率出現則潛力越大:
增量用情緒場景去啟動進店和轉化,而存量要讓消費者看起來被看見,更會加速複購跟推薦。
講完以上基本觀念,接著對消費者進行訪談洞察,分析後才知道在「進店、轉化、複購、推薦」哪個地方需要改進:
※ 進店:
一、需要六種風將人吹進你的品牌
1.朋友間的跟風
2.個大平台的台風
3.網紅帶來的龍捲風
4.大數據銷量評分的人造風(google評論、下載量...)
5.競爭對手的妖風(對手花費大量資源將消費者教育好,直接利用)
6.事件的熱點風
二、品牌印記,能立刻抓住消費者的注意力,加強對你品牌的印象,分為系統一(較直觀)及系統二(理性)
三、信息熵,越不確定的訊息,越能引起好奇心吸引消費者進店
※ 轉化
放大你的優點及降低購買障礙,針對兩種人的問題解決,降低他們不購買的障礙
※複購
消費者首次消費使用後,產品要讓他覺得買的值得,之後才會一再回購,以下為十個值得的時刻:
※推薦
利用「十裝」及品牌個性讓消費者自動幫你推薦給新的客群
對消費者進行洞察就是找小白/小紅/小黑/紅轉黑四種人進行訪談,找出他們對你品牌的標籤及「進店、轉化、複購、推薦」中最重要的時刻,「進店、轉化、複購、推薦」的過程有許多細節,找出對消費者影響最大的十個時刻去做到最好,效益會比在每個細節都花費大量精神/金錢且吹毛求疵還大。
峰值體驗有分1、2集,第一集太熱門了還在排隊等書來,所以我就先看了第2集,因此一開始某些在第1集提過的詞我不是很了解,加上書中的商業概念沒有舉出特定例子不好理解,實際案例出現在書的後半部,到了後半才把前面的內容連起來融會貫通,否則看得有點吃力、不知所云,甚至重新讀第二遍才懂整本書的內容編排,建議還是先從第1集開始看會比較好。書中有提供洞察消費者的i畫布,及品牌策略的X畫布,照著畫布上的每個問題,能對產品的定位及品牌的方向更加清晰,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來看看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