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擷自:博客來
作者: 劉潤
出版社:時報出版
出版日期:2022/03/29
這本書佔據排行榜也有很長的時間,由大陸著名商業顧問劉潤所著,所謂底層邏輯並非在描寫社會底層的生活,而是在我們生活各種多采多姿的事物裡隱藏其中的固定不變的邏輯,在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、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,才是底層邏輯。而知道了底層邏輯,才能靠著它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適應生存,作者整理出:底層邏輯 + 環境變數 = 方法論。
一、是非對錯的底層邏輯
針對一件事,有三種觀點可以思考: 1.法學家的對錯觀: 根據證據判斷對錯2.經濟學家的對錯觀: 根據社會總成本判斷對錯3.商人的對錯觀: 根據個體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判斷對錯;舉例來說: 壞人A誘騙好人B進入C沒有鎖門的工地,B失足摔死了,法學家認為A錯,經濟學家認為C錯(若C所好門,不僅B不會死,其他民眾也不會進入摔死,社會成本大幅下降),商人認為B錯(不管A錯C錯,B都無法起死回生,只能怪自己沒注意)
人生的三層智慧: 博弈、定力、選擇
博弈: 1.我贏你輸 2.我贏,你輸不輸與我無關 3.雙方共贏
定力: 不要時間一久便失去一開始的目標
選擇: 「小孩子才做選擇,我全都要」,成年人更應該做選擇,學會選擇,學會放棄,勇敢選擇,然後享受好處,承擔壞處,人生得悲劇,常常來自看著前方,又想著後方,最後無路可走。
二、思考問題的底層邏輯
普通和優秀的差距,在於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同,普通的人觀察表象、一個團隊,優秀的人洞察系統、團隊間責權利錯綜複雜的連接關係。普通的人改變結果,優秀的人改變原因,頂級優秀的人改變模型,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多種,其中最有效的,一定是用洞察力改變模型、改變系統。解決問題時可以藉由「假設--驗證--結論--調整」的方式
三、個體進化的底層邏輯
人生商業模式=能力×效率×槓桿 能力:獲得能力的能力、勤奮;效率:在17分鐘內決定接下來17個小時要做的事值不值得做;槓桿:團隊槓桿、產品槓桿、資本槓桿、影響力槓桿
社會中各行各業可以分為兩種模式:常態分佈(在中間段的商家占多數,頭尾部較少,較無寡佔市場)&冪律分佈(少數商家獨大,占最多資源,中間段較少,其餘多是碌碌無為者)
四、理解他人的底層邏輯
理解What、How、Why才能知行合一
五、社會協作的底層邏輯
財富=勞動×生產力×效用(商業價值)
創造財富不等於賺錢,分配財富才算,而掌握稀缺資源,就擁有財富分配權。
信用,是一個人最大的資產,越是能被信任的人,促成合作的交易成本越低,在商業的世界裡,越有成功的可能。書中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:你信任你的弟弟,弟弟信任他的朋友,但你卻不一定相信他的朋友,信任是無法傳遞的,一個人的信用要靠一生來沉澱,但毀掉卻只要一分鐘!
這本書從不同角度解析了人與人的關係、商業之間的關係,給了讀者對於問題該如何思考的方式,每讀過一次就會有另一層不同的體悟,非常推薦!!!
點擊購買連結細細品味此書